掃一掃,關注我們
微信公眾號:精誠機械
發(fā)布時間:2021-12-17 22:38:35 人氣:5945 來源:
在股票投資中,許多投資者有一個不好的習慣,就是將自己的頭寸,進行過于集中的配置。比如說,市場上白酒股票大漲,分散釜就買幾只白酒股票;新能源行業(yè)受到政策利好,就買一堆新能源,如此等等。
這種不注重分散的投資方法,假使一旦押中了寶,自然是賺到盆滿缽滿。但是,對于每一個押中寶的投資者來說,他的成功背后,都有許多個重倉押注其它頭寸結果卻失敗了的投資者,這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。
有意思的是,在投資市場上,人們總是樂于宣傳成功者的故事,但是對失敗者的遭遇卻往往閉口不提。于是,當有100個投資者選擇重倉投資,而不是更為科學的分散投資時,當只有2個人成功,但是剩下98個人失敗時,人們卻會更傾向于宣傳成功2個人的故事,卻把98個倒霉蛋的故事忘在腦后。
糟糕的是,當越來越多的人聽到這2個重倉投資成功者的故事以后,人們誤認為投資就應該是全倉押寶幾只股票:看看那些成功者!于是,他們開始學習這種近似賭博式的投資方法,而這會導致更大面積的投資災難。
在過去的證券營業(yè)部,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(xiàn)象,就是在幾乎每個證券營業(yè)部,每年往往都有幾個投資者的業(yè)績特別好。在股票營業(yè)部還提供許多現(xiàn)場服務的年代(現(xiàn)在許多營業(yè)部只提供線上服務),人們在營業(yè)部交頭接耳,這幾個成功或者說幸運的人的投資故事,就會被廣為流傳。而這些廣為流傳的成功故事,往往伴隨著賬戶翻了幾倍的投資業(yè)績,這讓專業(yè)的機構投資產品,比如公募基金、私募基金,都顯得相形見絀。
那么,為什么每個證券營業(yè)部,分散釜每年都會有幾個投資者的業(yè)績,會遠遠超過機構投資者呢?這是由于中小投資者往往更傾向于集中投資,而不是通過分散的形式進行組合投資,同時也沒有規(guī)則限制他們在每只股票上不能買超過10%的倉位(而不少機構投資者會有此限制),這就導致了這些投資者的投資結果,差異非常巨大。
在一個營業(yè)部往往有上萬名投資者的情況下,分散釜每年都一定會有幾個幸運兒,取得超凡脫俗的業(yè)績。而人們往往會被這種業(yè)績所震驚,因此他們的故事就會在營業(yè)部大廳廣為傳播。今天,隨著證券營業(yè)部現(xiàn)場大廳服務的越來越少見,這種“重倉集中投資取得高收益,從而被眾口相傳”的現(xiàn)象,已經很難在新式的證券營業(yè)部看到。但是在互聯(lián)網上,人們仍然在做著同樣的事情。
與傳奇故事所講述的相反,過于集中的投資不僅不能讓投資者取得概率上更高的收益,反而會大幅增加投資者可能遇到的風險。集中買幾只股票,或者把資金都集中在一個方向上,這種賭博式的打法從來都不是專業(yè)投資所提倡的。適度的分散,永遠是絕大多數(shù)專業(yè)投資者會考慮的投資策略。
那么,投資者應當如何進行分散投資呢?我們需要從多個維度上進行頭寸的分散。
更先,我們需要按一個大的分類原則,把股票分成多個行業(yè)。不同的人用的行業(yè)分類法可能稍有不同,我自己喜歡用的是6大行業(yè)分類法:金融、科技、消費、醫(yī)療、資源、工業(yè)制造。根據(jù)國內價值投資機構睿遠基金的網站,睿遠基金則將股票分為消費、醫(yī)藥、TMT(電信、媒體和科技)、周期、金融地產、先進制造這6個行業(yè)。而按照GICS(全球行業(yè)分類系統(tǒng))的標準,股票則分為11個大行業(yè),包括基礎材料、消費者非必需品、消費者常用品、能源、金融、醫(yī)療、工業(yè)、信息技術、電信服務、公用事業(yè)、地產業(yè)。
其實,具體用哪個分類標準并不重要,只要能把不同行業(yè)性質的股票區(qū)分開即可。同時,行業(yè)分類又不可以做得太細致,比如30個、甚至50個行業(yè),這樣會導致分類過于零散。一般來說,把行業(yè)集中在5到10個,我覺得是比較恰當?shù)摹?/p>
在行業(yè)分類之上,投資者需要考慮一些其它的分類,比如A股、B股、港股的分類。盡管從基本的價值投資原理來說,投資就是購買股權,所以本質上A、B、港股的股票,所包含的價值應該是一致的,彼此并不應該有區(qū)分。但是,由于各個市場參與主體、流動性等因素相差過大,比如在2000年,同時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,平均價格比值甚至達到15倍之多,因此不過于集中在某一個市場上,尤其是流動性較差的B股和港股市場,仍然是有必要的。
在以上的頭寸分散之后,投資者還要注意,要盡量避免在一兩家上投入過重的倉位。一般來說,根據(jù)監(jiān)管的要求,公募基金不可以在任何單一的股票上投入超過10%的倉位。而我自己習慣的股票投資倉位,往往也不會超過此數(shù),多半在3%到5%左右,甚至更低,因此經常會同時投資幾十只股票。當然,對于單只股票的倉位比重究竟多少合適,仍然是一個因人而異的數(shù)字,并沒有一定的定論。
在決定投入每個股票的倉位比重時,投資者還要注意與之間的關聯(lián)關系。比如說,浦發(fā)銀行的大股東之一是中國移動,平安銀行的大股東是中國平安銀行的大股東之一是上港集團,等等。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投資者同時買了兩家,那么他實際上進行的分散程度,就會被這種企業(yè)之間的股權關系所降低。
但是,正所謂“盡信書則不如無書”,雖然在股票投資中,分散非常重要,但是投資者又不應當“為了分散而分散”。這里,就讓我指出幾種錯誤的分散方法。
比如說,在2012年前后的小泡沫中,有的投資者為了迎合大小市值股價的不同表現(xiàn),刻意把自己的頭寸分散在大、小市值股票中,盡管小的股票性價比差得多。或者,在2020年的高估值股票泡沫中,因為同樣的對股價的考慮原因,把頭寸平分在高估值與低估值股票中,盡管高估值股票的性價比更低。這些做法,本質上都會摧毀投資組合的價值,而不是在投資組合價值不變,或者幾乎不變的前提下,通過分散降低風險。
也就是說,在股票投資中,分散投資所應當遵循的原則,應該是在沒有降低,或者至少沒有顯著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價值的基礎上,盡量進行倉位的分散,以期在保持同樣的長期價值增長率的同時,盡量降低風險。反之,如果為了降低風險,而進行了過度的分散,降低了投資組合的價值,就有點類似“買櫝還珠”了,是有些得不償失的。
當然,并不是每個價值投資者都一定需要分散投資,這其中的反例,就是巴菲特的搭檔芒格。由于芒格閱讀量極其龐大,對商業(yè)社會的思考入木三分,因此他經常在仔細思考以后,進行非常集中的投資,單只股票會占投資組合的一半甚至更多,取得的長期業(yè)績也非常不錯。
但是,芒格這種集中投資是有基礎的:他對商業(yè)社會的思考甚至連巴菲特都自嘆不如。據(jù)說這兩個人在觀點發(fā)生沖突的時候,芒格經常對巴菲特說一句話來結束爭端:“你再仔細想想,你就會同意我的觀點,因為你是個聰明人,而我是對的?!?/p>
有了這樣超強的商業(yè)洞察力,芒格才可以放棄價值投資中重要的分散原則,走出自己獨特的投資之路。但是,捫心自問,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對商業(yè)做到如此精準、超前的判斷呢?而在波譎云詭的投資與商業(yè)市場,投資管理中的分散原則,就可以在不明顯降低投資價值的前提下,為大多數(shù)投資者提供更加的保護。
聲明: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、準確,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,據(jù)此操作風險自擔。
電力股自今年下半年以來一直是資金的寵兒,下半年電力股保持上漲趨勢,今日多股沖擊年內高點。
陜西金葉公告,控股股東、實際控制人的妹妹袁伍妹擬清倉式減持不超過1581.59萬股,即不超過當前本總股本股的2.06%,按今日價11.33元計算,預計套現(xiàn)近1.8億元。
時下的A股市場上,元宇宙概念依然炙手可熱。12月16日,共有包括奧雅設計、宣亞國際、華力創(chuàng)通、會暢通訊等在內的10只元宇宙概念股收于漲停。
安本標準11月份加倉邁瑞醫(yī)療、中國中免、隆基股份等個股,這些既屬于“茅指數(shù)”成份股,也是市場關注的核心資產,該基金同時對寧德時代進行減倉。
以上信息由江陰市精誠化工機械有限公司整理編輯,了解更多分散機,分散釜,砂磨機,真空分散機,高粘度攪拌機,雙行星攪拌機,臥式砂磨機,高粘度攪拌釜信息請訪問http://rjdqw.cn/